2022 年 9 月 30 日
未分類

空氣污染看不到且觸不及,卻毒如蛇蠍,尤其對經常進行室外運動的跑手而言危機更甚。
疫情下的香港空氣質素看似略有改善,可惜事與願違,單是2021年香港的平均路邊空氣污染水平(二氧化氮)就已超過 WHO 標準 620%。空氣污染仍然籠罩大家日常,當中造成的傷害遠比大家想像中嚴重。適逢九月的國際清潔空氣藍天日(International Day of Clean Air for blue skies),健康空氣行動找來十位「美麗之靈」,展現香港人如何於空氣污染陰霾下繼續活出自己,以日常習慣,持之以恆對抗空氣污染。他們如你或我,每人一小步終究能破解空氣污染的詛咒,還香港一個清澈藍天。
空氣污染看不到且觸不及,卻毒如蛇蠍,尤其對經常進行室外運動的跑手而言危機更甚。
「我們差不多每星期都去行山,Celvin由最初的抗拒變為享受。」為了改善兒子Celvin的自閉症,Alice(李穎旋)由對運動零認識,到今日與Celvin一起走過大小山頭與跑道,甚至參加馬拉松賽事,兩母子至今已有7年馬拉松經驗,一同跑過毅行者、濟州、柬埔寨吳哥窟42.195公里馬拉松、內蒙古騰格里沙漠95公里挑戰賽,及被譽為「全球最難馬拉松」的長城馬拉松等。
跑步不但增進母子感情,也令Celvin的情緒有所改善。然而幸福背後,二人卻飽受空氣污染𧗠生出來的問題困擾。「香港的空氣真的很差,行山時可以確實感受到。沿途的風景大部份都相當模糊,而且呼吸並不暢順,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行山如是,跑步亦如是。「跑步時鼻子容易感到不舒服,不過不太肯定是否因為污染物所致。」
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於2016年發表的一份研究顯示,全球每年約有550萬人因空氣污染而死亡,其中PM2.5更廣泛分佈在室外環境,污染範圍廣大。相比起其他類型的空氣污染物,PM2.5的傷害性最大。對於跑手而言,PM2.5造成的健康傷害更是深遠,皆因在跑步過程中跑手會大口吸氣和吐氣,吸入的PM2.5量是正常活動的三到五倍。如果長時間吸入過量的PM2.5,會增加呼吸道疾病、心肌梗塞、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的病發和死亡率。
雖然對抗空氣染污的最佳方法是持續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然而這卻又令他們無可避免地曝露於危險中。「在空氣差的時候跑步簡直是慢性自殺,猶幸Celvin的病情沒有因為空氣污染而變差,不過也有留意到他的呼吸沒有過往般暢順。」面對如此情況,他倆別無他法,只能盡量在清晨時段,或者在海濱長廊的跑步徑練跑,以減少吸入污染物的機會。
這對跑遍全港的鐵人母子,每天都會由堅尼地城跑到中西區。「這條跑線沿途伴隨著維多利亞港的醉人景致,而且方便易跑,空氣又清新,跑步明顯時感到呼吸暢順,大口吸氣也沒有問題,尤其適合跑步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