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

打破關於空氣污染的謠言

Gloria Mak

由於新的科學研究,空氣質量最近已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話題。不幸的是,很多相關信息沒有清楚透露給大眾,所以許多人仍然不認為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例如,我們經常聽到世界上空氣質量不斷惡化的消息,令我們以為我們對空氣了解很多,但我們對空氣的某些看法實際上可能是錯誤的。在我們採取措施來改善空氣質量之前,我們有責任了解更多關於空氣的知識。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將介紹一些關於空氣的常見誤解,並討論真正的現象到底是什麼。

 

誤解一:外科口罩是抵禦空氣污染的最佳方法

 

你可能認為戴上外科口罩就足以阻擋空氣污染物,但事實並非如此。事實上,典型的外科口罩的孔徑約為 5-10 微米,而對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的空氣污染物的孔徑為 2.5 微米或更小。此外,此類口罩很少能完全遮蓋口鼻,導致污染物可以從口罩的縫隙進入口鼻,尤其是從側面。

根據中國的一項研究,一個典型的外科口罩允許高達 68% 的空氣污染物進入。如果想限制進入人體的污染物,N95口罩(至少能阻擋95%的微小顆粒物)或N99口罩更受有效。[1]

 

誤解二: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危害和與之相關的死亡人數被誇大

 

許多人認為空氣污染並沒有新聞報導的那麼嚴重。然而,空氣污染已被證明會加重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影響心臟和肺部,加速肺部老化,引發中風,影響認知能力並導致過早死亡。空氣污染造成:

  • 29% 的來自肺癌的死亡和疾病
  • 43% 的來自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死亡和疾病
  • 24% 的中風死亡
  • 25% 的來自缺血性心髒病的死亡和疾病
  • 17% 的來自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死亡和疾病

這些數字是確鑿的事實,所有這些數字都是根據公認的科學方法從科學研究和醫學研究中彙編出來的。研究論文發表在同行評審的期刊上,並得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等全球知名組織的驗證,因此這些資源值得信賴。

然而,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些數字似乎過於抽象,人們就是不相信它們。如果我們甚至不嘗試接受這些事實,我們將永遠不會戰勝空氣污染。[1]

 

誤解三:電動車不會污染空氣

 

這是不正確的,因為電動車對環境的實際好處取決於你的能源來源。例如,如果你有一輛帶有高效屋頂太陽能的汽車,並且它的充電由太陽能負責,那麼污染的程度肯定會降到最低。但是,如果你的充電點從你所在的城市外的燃燒化石燃料的火力發電廠獲得電力,那麼污染程度的減少可能不會那麼多。

此外,根據研究,電動汽車電池的重量會增加輪胎的磨損,導致顆粒物污染增加。然而,現代電動汽車的其他優勢試圖將此類排放降至最低。對電動汽車整體環境影響的生命週期研究表示,儘管電動汽車的污染負荷很大,但它仍低於非電動汽車的污染負荷。

話雖如此,專家認為,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動汽車的排放量一直在下降。因此,相對於任何非電動汽車,選擇電動汽車仍然是可取的,從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1]

 

誤解四:可見的空氣污染最危險

 

這個誤解與事實相差甚遠。雖然污染物的能見度是污染測量的一個重要參數,但只有少數污染物是肉眼可辨別的。

煤煙、煙霧和霧霾對健康有嚴重影響,而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一氧化碳和臭氧等看不見的污染物也會對健康產生嚴重影響。 馬尼帕爾理工學院環境工程師兼助理教授 Vishnu Sharma A 說:「有時,看不見的污染物比看得見的污染物影響更大,因為我們忽視了對它們採取預防措施。這些看不見的污染物的影響包括呼吸系統問題,甚至會導致過早死亡,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意識到這種污染並避免吸入這些污染物。」[1]

 

誤解五:現在的空氣污染比以往任何時期更嚴重

 

在聽完所有這些相當令人痛苦的現實之後,我們就在一個更積極的基調結束,好嗎?你可能認為我們世界的空氣污染一定處於有史以來最高的水平——頭條新聞似乎確實暗示了這一點。然而,研究表明,平均而言,污染濃度實際上處於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二氧化氮 (NO2) 是汽車尾氣的主要排放物。 Defra 的一份報告顯示,2019 年 2018 年的 NO2 年平均濃度是有記錄以來最低的。在過去的 20 年裡,在城市路邊測得的二氧化氮水平穩步下降。這是因為,雖然交通量增加了,但與 1990 年代和 2000 年代相比,車輛排放量有了顯著改善。[2]因此,不要對我們現在的處境過於悲觀。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改善,我們的空氣質量就會很快得到改善。